supervisor部署(CentOS 7.4 64位)

这东西主要用来管理进程的,使用它我们可以不用自己写控制进程的脚本,它会帮我们完成这项烦人的工作。每个应用的开启都是一个进程的开销。比如nginx进程的管理(nginx还好,一般配置好了就好了)、跑服务器代码进程的管理(代码可是经常提交更改)。这些出问题挂了,都需要重启,我们不能每次都去手动或者写脚本重启,既然有这好用的东西帮我们管理,我们干嘛不去学着去用呢?对吧。

简单介绍

  • 优点

    当进程挂掉后,系统是不会去自动重启这个进程的,但是我们用supervisor配置好后,就可以解决这个进程重启的问题,它会帮我们把挂掉的进程自动重启。
    并且挂掉的进程我们也可以去查看进程挂掉的信息。

  • 进程组

    supervisor可以对进程组统一管理,也就是说咱们可以把需要管理的进程写到一个组里面。
    我们把这个组当做对象一样去管理,统一去操作那些进程(启动、停止、重启)
    集中式管理进程方式是一个很好的措施,把时间留给要做的更重要的事情

  • 管理方式

      1.可以本地管理
      2.可以远程管理
      3.可以web界面管理
    

安装

CentOS系统自带yum命令工具
执行-> yum install supervisor

    # 安装好后,我们先去看一下配置文件
    1.默认配置文件路径-> /etc/supervisord.conf
    2.查看配置内容-> cat /etc/supervisord.conf
        里面一大堆,看起来巨他妈恐怖是不是,
        莫慌,里面大多数都是注释,是官方写好的示例配置命令
        有点奇葩的是,要注意这里分号(;)表示注释,而不是#号了

supervisor组件

  • supervisord

    supervisord是supervisor的服务端程序。
    用来启动supervisor程序自身,启动supervisor管理的子进程,
    响应来自clients的请求,重启闪退或异常退出的子进程,
    把子进程的stderr或stdout记录到日志文件中,生成和处理Event。

  • supervisorctl

    supervisorctl就是client端程序,
    有一个类型shell的命令行界面,可以利用它来查看子进程状态,
    可以连接到本机上的supervisord,还可以连接到远程的supervisord

  • Web Server

    Web Server主要可以在界面上管理进程,Web Server其实是通过XML_RPC来实现的,
    可以向supervisor请求数据,也可以控制supervisor及子进程。
    配置在[inet_http_server]块里面

  • XML_RPC接口

    专门负责远程连接的调用的。
    supervisorctl和Web Server的远程连接就是通过它实现的。

分析supervisord.conf配置文件

最主要的就是我们得学会如何设置配置文件的命令,所以不得不分析一下配置文件内容。
一行一行来分析,看着多,但是耐心就好。

    ; 开头说明了这就是一个supervisor的示例配置文件。后面我们会学习单独设置配置文件进行进程区分设置,这里的一般我们用来参考,却不会怎么动它(很多参数我们不用设置,都是已经帮我们设置好了默认值的)
    ; Sample supervisor config file.
    [unix_http_server]
    ; socket文件的路径,supervisorctl用XML_RPC和supervisord通信就是通过它进行,如果不设置的话,supervisorctl也就不能用了
    file=/var/run/supervisor/supervisor.sock   ; (the path to the socket file)
    ; socket文件的权限,默认就是0700。非必须设置
    ;chmod=0700                 ; sockef file mode (default 0700)
    ; 修改上面的那个socket文件的属组,不设置的话,默认为启动supervisord进程的用户及属组。非必须设置
    ;chown=nobody:nogroup       ; socket file uid:gid owner
    ; 使用supervisorctl(命令操作)连接的时候,认证的用户,不设置的话,默认为不需要用户。 非必须设置
    ;username=user              ; (default is no username (open server))
    ; supervisorctl连接的密码,不设置默认没有密码
    ;password=123               ; (default is no password (open server))

    ;监听Web Server,不设置的话,默认为不开启。非必须设置(个人觉得得设置,web操控还是蛮爽的)
    ;[inet_http_server]         ; inet (TCP) server disabled by default
    ;使用web界面操作必须设置ip地址和端口号(比如:0.0.0.0:9001,代表外部浏览器也可以进行操作)
    ;port=127.0.0.1:9001        ; (ip_address:port specifier, *:port for all iface)
    ; 这个用户名和密码会在访问127.0.0.1:9001地址时候用的,个人觉得必须设置,保险起见。
    ;username=user              ; (default is no username (open server))
    ;password=123               ; (default is no password (open server))

    ; 这个主要是定义supervisord这个服务端进程的一些参数的,这个必须设置,不设置,supervisor就用不了了
    [supervisord]
    ; supervisord这个进程的日志路径,默认就好,一般不修改它
    logfile=/var/log/supervisor/supervisord.log  ; (main log file;default $CWD/supervisord.log)
    ; 上面设置的日志文件的最大的大小,当超过50M的时候,会生成一个新的日志文件。当设置为0时,表示不限制文件大小,默认就是50MB,差不多够,一般不修改,也可以改小点
    logfile_maxbytes=50MB       ; (max main logfile bytes b4 rotation;default 50MB)
    ; 日志文件保持的数量,上面的日志文件大于50M时,就会生成一个新文件。文件数量大于10时,最初的老文件被新文件覆盖,文件数量将保持为10当设置为0时,表示不限制文件的数量。默认就好了
    logfile_backups=10          ; (num of main logfile rotation backups;default 10)
    ; 日志级别,有critical, error, warn, info, debug, trace, or blather等
    loglevel=info               ; (log level;default info; others: debug,warn,trace)
    ; supervisord的pid文件路径。(进程pid文件路径)
    pidfile=/var/run/supervisord.pid ; (supervisord pidfile;default supervisord.pid)
    ; 如果是true,supervisord进程将在前台运行,默认为false,也就是后台以守护进程运行
    nodaemon=false              ; (start in foreground if true;default false)
    ; 这个是最少系统空闲的文件描述符,低于这个值supervisor将不会启动.默认就好
    minfds=1024                 ; (min. avail startup file descriptors;default 1024)
    ; 最小可用的进程描述符,低于这个值supervisor也将不会正常启动。默认就好
    minprocs=200                ; (min. avail process descriptors;default 200)
    ; 进程创建文件的掩码,默认为022,非必须设置项
    ;umask=022                  ; (process file creation umask;default 022)
    ; 这个参数可以设置一个非root用户,当我们以root用户启动supervisord之后。我这里面设置的这个用户,也可以对supervisord进行管理,默认不设置,默认就是当前用户
    ;user=chrism                 ; (default is current user, required if root)
    ; supervisord的标识符,主要是给XML_RPC用的。当你有多个supervisor的时候,而且想调用XML_RPC统一管理,就需要为每个supervisor设置不同的标识符了,默认就是supervisor
    ;identifier=supervisor       ; (supervisord identifier, default is 'supervisor')
    ; 这个参数是当supervisord作为守护进程运行的时候,设置这个参数的话,启动supervisord进程之前,会先切换到这个目录,默认不设置
    ;directory=/tmp              ; (default is not to cd during start)
    ; 这个参数当为false的时候,会在supervisord进程启动的时候把以前子进程产生的日志文件(路径为AUTO的情况下)清除掉。有时候咱们想要看历史日志,当然不想日志被清除了。所以可以设置为true,默认是false
    ;nocleanup=true              ; (don't clean up tempfiles at start;default false)
    ; 当子进程日志路径为AUTO的时候,子进程日志文件的存放路径。
    ;childlogdir=/tmp            ; ('AUTO' child log dir, default $TEMP)
    ; 这个是用来设置环境变量的,supervisord在linux中启动默认继承了linux的环境变量,在这里可以设置supervisord进程特有的其他环境变量。
    ;environment=KEY=value       ; (key value pairs to add to environment)
    ; 这个选项如果设置为true,会清除子进程日志中的所有ANSI序列。什么是ANSI序列呢?就是我们的\n,\t这些东西。默认为false
    ;strip_ansi=false            ; (strip ansi escape codes in logs; def. false)

    ; the below section must remain in the config file for RPC
    ; (supervisorctl/web interface) to work, additional interfaces may be
    ; added by defining them in separate rpcinterface: sections
    [rpcinterface:supervisor]
    supervisor.rpcinterface_factory = supervisor.rpcinterface:make_main_rpcinterface

supervisorctl

是一个工具,上面的配置文件可以对它进行配置登录用户和密码,

  supervisorctl # 进入supervisor模式,有密码的会先提示输入用户和密码,进去后会直接显示当前运行的子进程信息。
  stop all # 进入supervisor模式后的命令,停止所有进程,也可以单独对某个进程停止,后面all换成进程名称就好了
  start all # 开启所有进程,也可以单独对某个进程进行启动
  status all # 获取所有进程的状态
  reload # 更新配置文件并停止运行中的所有进程,然后重启
  update # 更新配置,不受配置文件影响的进程不会重启,受影响的会重新启动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